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浙江省鼠密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影响
王金娜, 凌锋, 孙继民, 张蓉, 郭颂, 吴瑜燕, 侯娟, 傅桂明, 龚震宇
摘要254)      PDF (1182KB)(925)   

目的 分析浙江省鼠密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的影响,为疾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鼠密度监测资料及HFRS发病率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以及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浙江省近10年年平均鼠密度为0.88%,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总捕鼠数的51.16%;鼠密度与滞后1~4个月的HFRS发病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369、0.328和0.213(P < 0.05),回归系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106、0.167、0.134和0.067,P < 0.05)。鼠密度每增加1%,滞后1~4个月的HFRS发病率分别增加0.326/10万、0.409/10万、0.367/10万和0.258/10万。结论 浙江省鼠密度影响HFRS发病率,主要体现为滞后效应,应长期开展鼠密度监测,科学实施灭鼠防鼠工作。

2016, 27 (3): 241-24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3.007
2011年浙江省蝇类种群、密度及家蝇抗药性研究
侯娟, 龚震宇, 凌锋, 傅桂明, 何芳
摘要720)      PDF (917KB)(816)   
目的 了解浙江省蝇类种群、密度及家蝇抗药性现状, 为蝇类防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笼诱法, 以红糖食醋水作为诱饵, 4-11月调查蝇类种群、密度;采用点滴法调查家蝇的抗药性情况。 结果 所捕蝇类隶属3科10属14种, 大头金蝇密度最高为3.36只/笼, 家蝇次之;蝇密度高峰期在5、6月和8月;调查点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较高, 对敌敌畏抗性较低, 对三氯杀虫酯基本无抗性。 结论 6月为浙江省蝇类密度最高峰, 家蝇、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家蝇现场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抗性较高, 在今后的防制工作中应提倡轮换或混合用药, 控制抗性的发展。
2012, 23 (6): 539-541.
浙江省2010年鼠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
龚震宇, 侯娟, 傅桂明, 凌锋, 何芳, 任樟尧, 杨天赐
摘要948)      PDF (1767KB)(1106)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鼠类监测结果分析,掌握鼠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浙江省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1次,每个监测点分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个监测类型。 结果 2010年浙江省主要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为小家鼠和黄胸鼠。全省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0.97只/100夹,农村自然村鼠形动物密度相对较高,平均为1.23只/100夹。杭州、海盐地区以小家鼠为优势种,衢州地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江山市监测点鼠密度最高。 结论 浙江省存在多种媒介鼠,建议加强鼠类综合监测,降低鼠密度,控制鼠传疾病。
2012, 23 (3): 244-245,248.
浙江省龙游县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
侯娟, 龚震宇, 雷金宝, 陈忠兵, 刘起勇, 鲁亮, 傅桂明, 杨天赐, 凌锋
摘要749)      PDF (889KB)(1089)   

目的 整合鼠类及其相关传染病监测体系,探索综合监测模式,分析其可行性。方法 成立执行办公室,协调病媒生物防制所、传染病防制所、微生物检验所等相关科室,统筹安排工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人间疫情的相关信息,采用鼠夹法调查鼠密度变化,采用鼠笼法捕获鼠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0年1-11月龙游县报告钩端螺旋体(钩体)病1例,发病率为0.25/10万。共布放鼠夹2117夹次,捕鼠52只,平均鼠密度为2.46%。鼠疫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为阴性;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率为4.00%,抗体阳性率为2.67%;钩体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 龙游县鼠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基本可行,建议加强鼠类及鼠传疾病综合监测的研究工作。

2012, 23 (1): 15-17.
2009年浙江省诱蚊灯法监测蚊虫结果分析
傅桂明,龚震宇,杨天赐,任樟尧,侯娟,何芳
摘要1989)      PDF (960KB)(1196)   

目的 掌握浙江省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性消长等动态变化规律,为蚊媒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统一使用武汉吉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蚊灯,诱捕蚊虫。结果 淡色库蚊为浙江省大多数地区的主要优势种,三带喙库蚊在宁波和丽水地区为主要种群,白纹伊蚊在全省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蚊虫在6-9月为活动高峰期,捕蚊数占全年的79.80%,5个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最多,占捕蚊总数的46.03%。结论 浙江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蚊虫的生长,提示各地防制蚊媒传染病,控制蚊密度非常重要。

2010, 21 (5): 422-423.
光诱捕技术在蚊虫监测中的应用
傅桂明,白勇,龚震宇,徐荣,邵国文,林寅君,孙继民,朱光锋
摘要1501)      PDF (912KB)(898)   

目的 比较人工小时法和灯诱法的诱蚊效果,为科学规范开展蚊虫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市为试点,每月采用灯诱法调查成蚊,观察蚊类组成及季节变化情况,与2006-2008年人工小时法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006-2008年居民区室内人工小时法监测,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9.17%,白纹伊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分 别占0.49%、0.20%和0.13%。居民区灯诱法监测,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1.55%,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分别占 13.43%、2.31%和1.97%。结论 2种方法监测结果均能显示该地区优势蚊种构成情况,因而推广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人为影响因素小的灯诱法,认为其更适合长期系统监测。

2010, 21 (4): 339-340.
不同地理株家蝇对6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任樟尧,杨天赐,龚震宇,傅桂明,许激
摘要1433)      PDF (938KB)(1057)   

目的 了解宁波等7市野外家蝇自然种群对溴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指导灭蝇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成蝇的半数致死剂量。结果 经点滴法测定,宁波等7市家蝇自然种群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为最高,抗性倍数依次为宁波市34.9、22.6倍,丽水市38.6、20.8倍,温州市36.4、23.5倍,衢州市28.3、30.5倍,金华市40.1、36.1倍,绍兴市34.1、32.0倍,临海市37.9、20.4倍;其次为敌敌畏和氯氰菊酯,抗性倍数依次为宁波市10.3、15.7倍,丽水市10.9、12.5倍,温州市11.2、17.5倍,衢州市13.8、12.6倍,金华市14.3、11.2倍,绍兴市10.7、16.3倍,临海市15.2、10.9倍;衢州、金华市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1和13.0倍,其他5个市对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均在8.2倍以下;而对三氯杀虫酯的抗性倍数均在1.9倍以下。宁波等7市家蝇自然种群与敏感品系比较,经方差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299,P=0.000);不同地区间自然种群的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0,P=0.998);自然种群对不同杀虫剂间抗性发展水平表现不平衡,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20,P=0.000)。结论 自然种群对6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最高。

2010, 21 (4): 336-338.
浙江省蜱中巴尔通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孙继民1,鲁亮2,刘起勇2,凌锋1,王臻1,林君芬1,柴程良1,吕华坤1,傅桂明1
摘要1356)      PDF (596KB)(961)   

目的 了解浙江省的优势蜱种,检测其巴尔通体感染情况,为巴尔通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天台、金东和江山地区的动物体表采集饱血成蜱,用PCR方法检测其阳性率,并克隆测序后分析所检测到的巴尔通体种类。结果 所捕获的蜱均为中华硬蜱,天台、金东和江山地区的阳性率分别为42.3%(11/26)、6.7%(2/30)和3.3%(1/30),平均阳性率为16.3%,所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Bartonella rattimassilensis的遗传关系最近,与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B. grahamii的遗传关系也很近。结论 浙江省蜱中存在巴尔通体感染,具有传播给人的风险,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2010, 21 (3): 232-234.
浙江省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研究
龚震宇1,刘起勇2,3,侯娟1,傅桂明1,白勇4,徐校平5,陈直平1,杨天赐1,郭玉红2,任樟尧1,鲁亮2,徐荣4,徐哲5,林寅君6
摘要1556)      PDF (397KB)(1107)   

目的 通过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及实施,分析综合监测的可行性,探索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测模式。方法 选择2个病媒生物监测点进行调查研究,整合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监测方案,协调机构和人员在市及县两个层面上开展综合监测,成蚊综合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时间为6-10月。结果 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成立执行办公室,综合协调开展工作,宁波市单独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建德市完成蚊类密度、季节消长和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的现场调查工作,实验室标本检测由浙江省CDC完成,对机构协调、人员数量要求较高。2009年宁波市报告疟疾48例,发病率为0.73/10万;登革热1例,发病率为0.02/10万;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18例,发病率为0.28/10万,死亡1例,病死率为5.56%。建德市无疟疾、登革热及乙脑病例报告。宁波市共捕获蚊类22 108只,密度为9.60只/h;建德市共捕获蚊类945只,密度为4.92只/h。宁波市以三带喙库蚊为主,占90%以上,其次为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仅占0.14%;建德市则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为中华按蚊,未捕到白纹伊蚊。宁波市检测三带喙库蚊1973只,乙脑病毒荧光PCR检测有2组阳性,最小阳性率为0.10%。检测建德市库蚊225只,采用巢式PCR检测黄病毒,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是可行的。建议加强蚊虫及其传播疾病的综合监测、预警、控制对策和措施的研究工作。

2010, 21 (3): 184-187.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鼠形动物巴尔通体
傅桂明1,孙继民1,杨章女1,杨天赐1,斯国静2,庞卫龙3,龚震宇1,刘起勇4
摘要1283)      PDF (1297KB)(1163)   

【摘要】 目的 查明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情况。 方法 在天台县采用夹夜法捕捉鼠形动物,采集该动物的肝脏,用PCR方法检测DNA,并对阳性产物克隆测序,计算感染情况。结果 采集的55份鼠类肝脏阳性25份,其中黑线姬鼠阳性率为48.84%,黄毛鼠为33.33%,所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B.doshiae最接近。结论 天台县鼠形动物有很高的巴尔通体DNA阳性率,存在传播给人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2009, 20 (5): 454-456.
2007年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傅桂明, 姚苹苹, 徐芳, 王臻, 凌锋, 龚震宇, 孙继民, 朱函坪, 谢荣辉, 朱智勇
摘要1374)      PDF (268KB)(847)   

【摘要】 目的 掌握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 实验室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抗体,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07年全省报告HFRS病例757例,主要分布在宁波、绍兴、台州、丽水、衢州等市,占全省发病总数的86.79%(657/757)。夏季和冬春季有2个发病高峰,青壮年农民病例居多。结论 浙江省HFRS疫情近年呈平稳趋势,但一些县(市)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重点地区防制工作。

2009, 20 (2): 161-162.
浙江省家猫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傅桂明1;孙继民1;刘起勇2; 杨天赐1; 任樟尧1; 丁钢强1
摘要919)      PDF (355KB)(754)   
目的 查明浙江省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家猫股静脉血,一半留全血,一半分离血清,用分离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全血,用ELISA检测血清,计算感染情况。结果 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4.5%,江山、龙游、安吉、淳安、建德和上虞市(县)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0.0%、33.3%、40.0%、50.0%和28.6%,各地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性猫阳性率为36.0%,雄性为33.3%,二者间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各地家猫汉赛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存在传播给人的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984-2005年台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刘令初1;陈忠妙1;崔清荣2;姚兆华2;张东其2;傅桂明3
摘要1313)      PDF (97KB)(632)   
目的 掌握台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和动物间疫情动态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防制对策。方法 选择天台、仙居监测点和部分县(市、区)疫源地调查点,开展人间和宿主动物HFRS疫情监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结果 1984-2005年台州市共报告HFRS病人13752例,年均发病率11.90/10万,以1986年发病率最高为34.85/10万,天台县发病例数和发病率均居全市首位;以11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4-6月有发病小高峰,发病曲线呈双峰型;20~49岁发病数占66.57%,男女之比为2.58∶1,农民发病占80.95%。疑似病人和临床诊断病人诊断符合率68.72%,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3.13%。小兽总密度10.94%,野外密度13.07%,明显高于居民区(8.79%)( P<0.01)。小兽种群分布共2目16种,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76.89%;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77.37%。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带病毒率分别为4.48%和3.95%,带病毒鼠指数分别为0.044和0.036。小兽密度季节消长、带病毒率季节分布和带病毒鼠指数季节分布与人间疫情季节分布基本吻合,均出现11月至次年1月和4-6月冬、春季高峰,以冬峰为主。病人血清和鼠肺抗原分型,姬鼠(Ⅰ)型分别占60.91%和53.52%,家鼠(Ⅱ)型分别占32.51%和37.42%,未定型分别占6.58%和9.06%。结论 台州市属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鼠密度和带病毒率较高,宜采取双价HFRS疫苗接种和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硼酸凝胶食饵在德国小蠊防治中的应用
杨天赐;傅桂明;任樟尧
摘要1069)      PDF (120KB)(822)   
目的 利用硼酸粉剂制成凝胶食饵,控制德国小蠊危害。方法 以硼酸糖溶液为毒饵,研究其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功效。结果 在不同浓度硼酸毒饵作用下,德国小蠊死亡率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当硼酸浓度为2%和4%时,德国小蠊取食3 d后的死亡率分别达80.0%和93.3%,4 d死亡率均超过96.0%。在2%硼酸条件下,适宜的饵料为0.05 mol/L和0.1 mol/L葡萄糖或蔗糖,作用4 d后德国小蠊的死亡率均超过80%。结论 硼酸凝胶食饵是非常有效、低廉、危害小的防治德国小蠊替代物,硼酸与葡萄糖或蔗糖制成的凝胶毒饵适合于德国小蠊的防治。
蚊虫宿主引诱物研究进展
张时妙1;莫建初1;杨天赐2;傅桂明2;何黄英1
摘要819)      PDF (452KB)(1024)   
目的 寻找影响蚊虫嗅觉行为的宿主气味物。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研究方法包括GC/MS技术分析人体皮肤挥发物组分,嗅觉仪或风洞内生物测定各组分及其混合物对蚊虫嗅觉行为的影响等。结果 从人皮肤挥发物中鉴定到300多种化合物,其中二氧化碳(CO 22、氨及皮肤挥发物其他组分有增效引诱作用。与单一气味物相比,气味混合物对蚊虫的引诱力更接近宿主。结论 可以从宿主气味混合物着手研究对蚊虫具最好引诱效果的引诱剂。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傅桂明1;龚震宇1;赵芝雅1;崔清荣2;高弈3;曹品元4;朱匡纪5;毛立雄6;庞卫龙2;方春福7;刘令初8;朱智勇1
摘要1202)      PDF (2589KB)(654)   
目的 掌握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和动物间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监测点分析人间疫情,开展宿主动物调查,测定鼠密度和带病毒率,采集病人血清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1984~2001年天台县、开化县、江山市、宁海县及金华婺城区5个监测点共发生HFRS病人12027例,死亡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52/10万,死亡率为0.25/10万,病死率为0.72%。以20世纪80年代发病较高,1986年达到高峰,发病率达119.84/10万。开化县发病率最高,年平均79.03/10万。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占病例总数的44.55%(5334/11974),4~6月为流行小高峰,占20.57%(2463/11974),季节分布呈双峰型。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6~45岁人群发病4818例,占病例总数(9715例)的49.59%;男女之比为1.71∶1;农民占发病总数的86.25%。室内、外平均鼠密度为9.98%(34411/344741)。其中室外鼠密度为10.84%(19839/183003),居民区为9.01%(14572/161738)。开化县鼠密度最高,达到14.47%(4521/31249)。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75.87%,其次为小家鼠;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占74.44%,其次为黄毛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为5.21%(598/11477),褐家鼠带病毒率为4.18%(375/8979)。临床确诊病人的血清阳性率为67.81%(4008/5911),恢复期血清分型鉴定,姬鼠(Ⅰ)型病人占60.91%(296/486),家鼠(Ⅱ)型病人占32.51%(158/486),另有6.58%(32/486)的病人未分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58%。结论 浙江省属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鼠密度和带病毒率仍然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防制。
声波驱蚊器及其驱蚊效果
傅桂明1;莫建初2
摘要501)      PDF (81KB)(1317)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后备毒株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姚苹苹;朱智勇;赵芝雅;朱函坪;徐芳;傅桂明;陆群英;翁景清;李敏红
摘要1006)      PDF (128KB)(709)   
目的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阳性鼠肺中分离汉坦病毒(HV),并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型别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库的建立打下基础。方法疫区阳性鼠肺研磨液接种长爪沙鼠分离病毒,并将分离到的HV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毒株的型别,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结果从疫区32份阳性鼠肺中分离到9株HV,经单克隆直接荧光血清检查6株为汉滩病毒株,3株为汉城病毒株,经乳沙鼠脑内连续传代,其中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较高,汉滩和汉城毒株的病毒和抗原滴度最高分别达10 6.50、10 6.00和1∶5120、1∶5120。结论4株毒株的病毒滴度和抗原滴度均较高,可作为HFRS疫苗后备毒种的筛选毒株。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流行病学研究
龚震宇1;翁景清1;赵芝雅1;陈毓土2;祝阿根2;方春福3;傅桂明1;朱智勇1;陈恩富1;汪垂章3;王玮3;雷林海2
摘要1150)      PDF (101KB)(654)   
目的观察姬鼠型高发疫区大面积人群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Ⅰ型灭活疫苗后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防病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特异性IgG抗体,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共接种10460人,全程接种者占97.30%,对照16159人。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67/67),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44%,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72.14和4.63。加强免疫后血清抗体迅速回升,1年后又逐渐下降。预防接种后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轻微。接种组无发病,对照组发病26例,死亡3例。疫苗流行病学防病效果良好,人群保护率达100%(95% CI:96.30%~100%)。结论HFRS疫苗安全性良好,流行病学防病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开化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傅桂明1;高弈2;方春福3;赵芝雅1;朱智勇1
摘要1414)      PDF (81KB)(670)   
目的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类型,控制HFRS流行,制定防制对策。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FRS病人血清中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结果监测点19年来共发病4511例,检测小兽4093只,阳性259只,带病毒率为6.33%,野外鼠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2.30%,其带病毒率为8.90%;褐家鼠为居民区优势种,占66.70%,居民区大足鼠带病毒率为6.47%,褐家鼠带病毒率为5.38%;夏季和冬春季有两个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结论疫区宿主动物带病毒率较高,应选择灭鼠、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控制疫情。
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血清抗体
李敏红;翁景清;傅桂明;陆群英;姚苹苹;朱智勇
摘要1048)      PDF (97KB)(738)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血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体和狂犬抗体的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方法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筛选出微波免疫荧光方法最适的反应条件;收集临床诊断疑似HFRS病人的血清和注射狂犬疫苗5针免疫后10d的血清各50份,采用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血清中的HFRS抗体和狂犬抗体,其结果与常规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做比较。结果筛选出微波免疫荧光法最适的反应条件是40%的微波强度反应1min,其次是20%的微波强度反应2min,其余反应条件不适合。微波免疫荧光法检出HFRS抗体阳性血清16份,阳性率为32.0%,GMT为160.0,常规免疫荧光法检出的阳性率与微波免疫荧光法一致,GMT为167.1,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微波免疫荧光法检出狂犬抗体阳性血清43份,阳性率为86.0%,GMT为83.93,常规免疫荧光法检出狂犬抗体阳性血清45份,阳性率为90.0%,GMT为87.70,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微波免疫荧光法快速、简便,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应用于快速诊断中,适合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浙江省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傅桂明;赵芝雅;朱智勇
摘要1143)      PDF (69KB)(620)   
目的为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与疫源地类型,以制定防制对策。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HFRS病人血清中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全省1499例病人,主要分布在绍兴、衢州、宁波、丽水、台州等市,夏季和冬春季有两个发病高峰,以青壮年农民发病为主。结论对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应选择双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降低发病率。
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学分型研究
陈永法1;张东其2;许世芬2;傅桂明3;翁景清3
摘要979)      PDF (90KB)(633)   
目的:探讨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分型的血清学证据。方法: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全县疫区内HFRS病人血清486份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姬鼠型296例,占60.91%;家鼠型158例,占32.51%;未定型(混合型)占6.58%。结论:全县HFRS疫区属于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
浙江省1997至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赵芝雅;傅桂明;翁景清;姚苹苹;李敏红;陆群英;朱智勇;朱函坪
摘要1318)      PDF (77KB)(566)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全省HFRS的流行规律,控制其暴发流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FAT)法,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法检测HFRS病人、健康人血清及鼠血中HV抗体。结果:1997~2000年全省共发病9041例,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死亡48人,病死率为0.53%。病例仍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浙南山区次之,浙北平原区和海岛区病例较少,全省11个地市均有发病,以浙东和浙西丘陵区的绍兴、宁波、台州、衢州、杭州和金华6市发病最多。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0.79%,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80.91%。结论:需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接种HFRS疫苗。
肾综合征出血热控制效果观察
傅桂明1;赵芝雅1;朱智勇1;朱匡纪2;吴赛萍2;龚震宇1;翁景清1
摘要1254)      PDF (83KB)(559)   
目的: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疫区人群发病率。方法: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灭鼠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结果:在从事野外劳动的16~60岁青壮年农民中,免疫覆盖率达51.86%,免疫阳转率为97.6%,从而使周村乡5个村的发病率由1997年的490.23/10万下降到1999年的零。结论: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HFRS高发疫区的控制效果理想。
浙江省1997至199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赵芝雅; 傅桂明; 翁景清; 姚苹苹; 李敏红; 陆群英; 朱智勇; 朱函坪
摘要1166)      PDF (89KB)(604)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掌握全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控制暴发流行,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制订防制措施。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HFRS病人、健康人血清以及鼠血中HV抗体。结果:1997~1999年全省共发病7 534例,年均发病率为5.65/10万,死亡39人,病死率为0.52%。病例仍主要分布在沿钱塘江两岸的浙东和浙西丘陵区,浙南山区次之,浙北平原区和海岛区病例较少;全省11个地市(除舟山以外)均有发病,以浙东和浙西丘陵区的绍兴、宁波、台州、衢州、杭州和金华6市发病最多,占全省病例总数的87.44%。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80.24%;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85.00%。结论: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及接种HFRS疫苗,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实施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肾综合征出血热效果研究
朱匡纪1; 吴赛萍1; 傅桂明2
摘要1133)      PDF (85KB)(582)   
目的:探讨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在控制HFRS高发疫区的应用。方法:以HFRS疫苗接种为主,科学灭鼠和健康教育为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周村疫区进行准实验研究,观察干预实验前后年发病率作为综合防制效果的判断依据。结果:16~60岁人群疫苗接种率51.86%,免疫成功率97.6%;室外鼠密度从6%下降到1.67%,室内鼠密度从7.0%下降到4.8%;HFRS防护知识知晓率60%。干预实验前后年发病率从518.13/10万下降到0,病死率从5.3%下降到0。结论: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适用于HFRS高发疫区,且可取代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的传统模式。
常山县钩端螺旋体病暴发疫情调查报告
龚震宇1; 傅桂明1; 芩福炎2; 方春福;3 杨海龄1
摘要443)      PDF (61KB)(592)   
浙江省199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傅桂明; 赵芝雅; 翁景清; 朱智勇
摘要1185)      PDF (77KB)(624)   
目的:通过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HFRS),以掌握流行规律,制订防制对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HV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病人和健康人血清中HV抗体。结果:全省共发病2589例,比去年同期下降4.84%,共报告发病县79个;病例仍呈既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衢州、绍兴、丽水、宁波、台州和杭州6市(地)发病最多,占全省病人总数的88.37%。宿主动物以黑线姬鼠居多,占野外鼠数81.26%;褐家鼠占室内鼠数的84.89%。结论: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尤其是对高发疫区开展人间和宿主动物监测,特别要抓好高发县市防制工作,以控制疫情。
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分析与探讨
赵芝雅; 龚震宇; 傅桂明; 翁景清
摘要422)      PDF (38KB)(522)